責任立業,用擔當之志助推新“航程”----學溫云峰廠長《在試驗示范表彰大會上的講話》有感
發布時間:2017-02-08來源:國營云南安寧化工廠閱讀4524次
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安寧分廠的成立到十月下旬試驗示范線的順利驗收,再到年終專題職工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每一起重大事件必將載入安化史冊。猶記得新年伊始頂著凌冽的寒風,我們迎來了安寧分廠的掛牌成立,就好像“寒冬”中燃起的一堆“熊熊篝火”。試驗示范線的順利驗收無疑是“金秋”收獲的“累累碩果”,而對試驗示范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的表彰,則是給予耕耘在“安化沃土”上最樸實勞動者的最高褒獎。
2016年12月24日工廠召開了試驗示范線表彰大會,溫云峰廠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全文氣貫長虹,振聾發聵,不但用敏銳的眼光透徹地分析了民爆行業的發展困境,而且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有的放矢地規劃了未來的前進方向,極大提振了我們干事業的信心和干勁,再次堅定了工廠“做精民爆,多元發展”的道路,這無疑將是今后一段時期內指導我們開展工作的重要綱領。《講話》回顧了過往,試驗示范線經歷了調遷建設和試驗示范、經歷了2任廠長和3任主任、經歷了2年11個月、經歷了種種.......從攻堅克難到堅韌不拔,從思想轉變到管理提升,從沮喪失落到重頭再來,試驗示范線在全廠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終于順利通過驗收,翻開了新的歷史發展篇章,這不僅是安化職工的勝利,更是安化精神上的又一次光芒閃耀,身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怎能不讓人感到驕傲和自豪;《講話》剖析了當下,民爆行業已進入了轉型期,市場飽和、產能過剩、經濟結構升級的外部因素,以及我們還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成本居高不下的內部因素,內外雙重夾擊,導致利潤空間已被壓縮到極致,可以說民爆行業的“寒冬”已來臨,面對市場的重新“洗牌”必將淘汰活力差、成本高、創新弱的企業。時不我待,墨守陳規,最終將被淹沒在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浪潮中,我們已到也必然要到作出革新的時候了。挖掘企業潛能,提升企業活力,積極拓展產業鏈末端,牢牢把控好產業鏈中端和前端,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謀求更加長遠的發展。進軍工程爆破領域,用技術和服務的杠桿撬動市場,帶動中、上游的生產、銷售與研發,勢必將形成全產業鏈平衡共榮的集團化發展之勢,這無疑是“增強體質”,增加抗風險能力及市場競爭力的明智之舉,也是“做精民爆,多元發展”的核心思想的集中體現;《講話》也展望了未來,工廠的發展戰略格局實質上是一條改革創新之路,其結果必將留待未來檢驗,但此路的通與不通,卻是可以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提出的“四個有利于”標準來評判,即:“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群眾積極性的改革”。工廠現階段推進的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合作、康佰爆破公司收購等舉措與針對管理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現狀而采取的組織框架優化、崗位競聘、實績匹配等改革手段,兩者配合形成的“組合拳”,其目的與上述檢驗標準是契合的,其過程與時代潮流也是順應的。
藍圖已展開,描繪好它,則需要我們具有責任立業之決心和勇于擔當之志氣。身為安化人,見證發展、參與改革,我感到無比幸運和自豪,而掌舵安寧分廠,卻又感到了責任與挑戰。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向下如何提供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的產品,向上如何消化吸收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的應用,向內如何管控好生產經營中的安全、質量和成本,這是一道逃不開的命題,它將倒逼我們苦練內功,挖掘潛能,積極應對面臨的新形勢、新環境。解答這一命題,我想唯有應用質量管理的思維作好 “人、機、料、環、法”的文章,方能求得滿意的答案。
首先,處理好“人”的問題。安寧分廠現有生產車間及五個職能部門,職工總人數200余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過半,具備較強的生產管理及技術保障實力,如何將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生產經營的勝勢呢?從長遠看,打造凝聚力強、積極性高、業務能力過硬的團體隊伍,將是分廠發展的根本。一直以來,管理方式的粗放,導致車間職工積極性多有不足,活力不夠,甚至許多剛入職的年輕職工,會不自覺的融入到國營企業慣有的“大鍋飯思想”中,久而久之養成了散漫、拖沓、敷衍等不良行為習慣,這與現代企業管理中對職工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要求格格不入。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引導職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承擔,需要把職工的“績”與“效”充分結合起來,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完善職業晉升通道,讓職工看得到希望、提得起動力。與此同時,按生產組織的實際需要重新訂立崗位、明晰職責,配合競聘上崗機制,讓合適的人賦予合適的崗位,讓職工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到會干事、能干事。此外,分廠還需積極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為職工搭建更多的對外學習交流平臺,以促進職工的業務素質提升,多管齊下,從而實現人力資源儲備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有了“人”的保障,接下來就是設備保障,這就是“機”的要素。管好、用好、維護好設備,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讓現代化的生產線充分發揮產能優勢,是試驗示范線驗收的根本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的生產設備是決勝市場的重要砝碼。設備于工人來說就如同士兵手中緊握的鋼槍,它是“伙伴”,亦是“戰友”。槍不擦不亮,設備就不保養不正常。生產其實就是人與機器的協同配合,自然要求機器設備運轉無故障。如果說槍等同于士兵的“生命”,那么可以說那一臺臺冰冷的機器設備就是安寧分廠的“生命”,我們只有像愛護自己一般愛護這些無言的“伙伴”,勤于維護保養,精于“望”、“聞”、“問”、“切”,做好“診斷”、“治療”、“護理”,保障好它們的“健康”,才能為產能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安全磊起牢固的“護墻”。
“料”的要素主要由生產原材料和能源供應組成,它也是成本的主要構成因素。在管控成本的舉措中,原材料是降低成本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徑,通過精細化管理,嚴把采購環節、入庫環節、存儲環節、使用環節以及通過市場調查、產品對比、合格供方評估等措施,確保質優價廉的原材料為我所用,將主要成本項牢牢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生產中的浪費現象,積極倡導厲行節約,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油、節約一升汽,匯聚點滴,才能形成洪流,讓一個小小的動作,去實現環保、經濟的重大意義。向管理要效益,用管理降成本,把優質的化工之“料”升華成可靠的民爆產品,從而實現利潤空間的最大化。
說到“環”的因素,它既有自然環境的客觀因素也包括人文環境的主觀因素,適應環境變化,創造環境氛圍,才能助力更好的發展。自然環境帶來的不利因素諸如:氣候、溫度等可以主動避之,而內部環境氛圍則離不開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積極創造。“和諧”、“穩定”的局面,需要我們的黨、政、工、團齊心協力,加強溝通,加強協調,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正真把職工當親人,當兄弟姐妹,多為職工做實事、做好事,在職工中大力弘揚 “榮辱與共”的集體主義觀,方可營造出穩定和諧的生產經營環境。
最后是“法”的要素,這里的“法”指方法、手段,其更多的包含在各類管理制度之中,歸根結底,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依據是以制度為準繩的,所有的生產管理行為都要在制度框架內進行,制度不但不會束縛手腳,相反它可以讓日常管理“如虎添翼”。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是我們組織生產開展管理工作的基礎。安寧分廠的工作紛繁而涉及面甚廣,其中安全工作又是重中之中,抓牢安全的主線,需要編密制度的籬笆,著力構建好企業安全文化,讓安全這一無形抓手,釋放最大效能。同時我們也不會放松對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最終面對客戶的是產品,唯有過硬的產品質量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質量不僅塑造品牌形象,更是當代“工匠精神”的直接體現。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及其他管理制度共同構成的制度體系之“網”,保障著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培養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質量意識,讓這兩只“拳頭”共同發力,再度續寫“神斧”品牌的輝煌。
當然掌好安寧分廠的“舵”,還有其他方面的許多工作要做,要敢于正視短板,敢于直面不足,盡管我們正在經歷民爆行業的“寒冬”,但“不經歷冰冷徹骨的寒,哪有直抵心扉的暖”,一切困難是對我們來說都是最好的歷練。試驗示范的成功驗收只是起點,絕不是終點,榮譽只屬于昨天。安全管控、質量管控、成本管控我們始終在路上,正如溫廠長在《講話》最后號召的那樣“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我們將懷著一顆責任立業之心,立下勇于擔當之志,乘著“做精民爆,多元發展”的東風再次“起航”,駛向“百年安化”的彼岸。